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典型案例
《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来源: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作者: 时间:2024-06-01 浏览:27


一、课程基本情况

团队立足三教改革,努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把职业道德教育拓展为更加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以来,依托主讲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结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活力,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的热情:

1.从“创新”课堂到“四新”活课堂,课程建设在路上。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22.06

四新活课堂”建设立项

2

2021.05

五个一批建设项目

3

2020.09

职教云网络授课

4

2019.11

装修部分内容纳入国家资源库建设

5

2015.10

校级创新课堂

6

2017.09

超星平台开设网络课程


2.职业道德教育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思政教育在提升。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20.11

参加金职院课程思政团队,主讲《如何在利益博弈夹缝中活得滋润而坦荡?》模块,该模块以工程造价职业操守“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2

2020.11

-2022.06

2020年,《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及应用研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获批校级重点。完成职教云平台《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思政化建设。

3

2019.09

公开发表《思政教育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论文。

4

2019.12

浙江省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5

2022.10

金华市2022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下职业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线上教学创新探究》立项。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建筑工程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是以《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浙江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等为依据,编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课程。投资方以此为依据确定投资额、支付工程款。该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

1.以筑守法之堤、行匠心之实、立创新之志、走发展之路为课程思政目标。

行匠心之实,筑守法之堤。本课程从计量、计价两个维度,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量计量的确定性,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力求计量精准到位;而计价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需要构筑守法之堤,抵制诱惑,守住底线,遵循客观规律,在精准计量的基础上合理定价。

立创新之志,走发展之路。构建课程思政与学生职业情感的相关目标。学生的职业情感来源于对专业的认可、对课程能达到的教学目标的期待和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自身作为和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唯有职业的认同,方有思想的引导。金华是造价改革试点城市,其中,学校学生宿舍“9号公寓楼”作为第一批造价改革试点项目,走在了全国造价改革的前沿。以改革试点项目为范本,融入课程案例教学,以情感认同为基础,铸就学生家国情怀。

2.专业技能强身,职业规划引领,将专业训练和价值引导的要素在课堂中融合。

专业技能强身。学习本课程后熟练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知识 具备运用工程规范和工程造价相关文件编制招标控制价、工程造价结算等的能力,能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合同和工程造价相关文件为依据,参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职业规划引领。《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有9个学分,一个学年的授课时间,任课教师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信任的师生关系,以此关系为基础,从工程造价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课程思政铸魂。课程教学和课堂讲授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过渡到“育人”上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养成与工程造价知识相融合,工程造价的编制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投资方、施工方的效益和效果。基于这样的行业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造价咨询岗位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与学生的情感相融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培养为学严、为人正、优秀文化浸润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以“三阶”课堂为主阵地,育人课堂逐级推进

首先用“跟着我,学造价,走出校门,直奔考场,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学自信,抓住学生的专业情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以“教室”课堂为思想教育主阵地,以线上、线下为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课前线上:发布任务和引导性问题,组织线上讨论,评估学生知识技能基础,掌握学生思想状况。课中线下:模拟工程情境,从材料采购、工程质量、计量计价、造价管理等过程层层递进推动思政元素渗透。课后线上:课后通过作业实践、见习体验等活动,在行动中实现思政目标巩固。

2.以课程思政为主逻辑,挖掘“三重”教学资源

建设项目思政案例有千种,最重要的是两种:引领教育资源与警示教育资源。

在项目建设中,赞美与警示同在。如《“湖畔里”项目事故》和《“火神山”建设速度》的案例对比,将工程质量保证的各种因素呈现给学生,趋家国之“利”避家国之“害”,争当美好国家的建设者,成就自我

此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社会热点分享(如福建舰下水、神舟十三号回家),时事与思政同在;优秀学长案例(造价师的成长录、项目实施交流)与课程水乳交融,立德树人,培养明理守法、技能精学的职业人,培养以建设美好国家的使命担当为志的建设者。

3.以工作室为桥梁,构建“内因 外因”动力场

学生的职业兴趣是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动力,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外在引力。本课程依托工程咨询工作室、平头哥班,聚焦“内在动力、外在引力”两方面育人特点,以项目式教学,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实际项目招标控制价编制,培养敬业爱岗的职业情怀,终身学习的职业素养,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评价与成效

1.课程考核评价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将课程思政学习纳入形成性考核方案,采用数字思政资源库学习、课内读后感分享的方式计入平时成绩,期末按30%计入课程综合成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严谨,教学方法新颖,运用三阶教学法,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工作室和平头哥班的第二课堂,提供了技能展示和社会服务的平台,提升合理计价、精准计量能力,争当美好国家的建设者,成就自我,成就他人

校外督导评价:教学理念与专业培养目标关联程度高,选择具体工程案例,教学策略和过程充分体现以生为本,通过设置工程造价咨询岗位在工程造价审核中面临的诱惑,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在警示与引领中完成职业道德的塑造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政教育与课程课堂教学同向同行。

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就、示范辐射

团队致力于示范与引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团队。团队成员作为主教练,组织学生参加2022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获得一等奖;“四新活课堂”立项1项,《安装工程计价》课程立项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

作为国家资源库建设内容之一,该门课程近三年建课以来,互动发帖105438,课程用户总量达11555人,课程用户来自全国各地。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

以“三阶”教学为载体,渗透思政育人目标;着力培养为学严、为人正、优秀文化浸润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铸就造价人的职业魂。以“警示与引领”对比,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赞美与警示同在,趋家国之“利”避家国之“害”,争当美好国家的建设者,成就自我。以“三驾马车”拉动,打造“工字”育人模式;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职业操守、立志创新的发展理念。

天棚吊顶工程案例分析

4学时

授课对象

工程造价专业大二学生

授课地点

智慧教室

教学课题

建筑工程计价

天棚吊顶工程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与天棚相关的清单编制规范与计价相关的定额规定。

2.能力目标:运用相关规范编制清单,并用现行定额计价。

3.思政目标:匠心编制家装造价,匠心控制家装造价,爱心建温暖的家。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重点:吊顶天棚清单的编制与计价规则的理解

2.难点:吊顶天棚清单的编制与计价规则的应用

教学内容

及教学组织

课前:

1.天棚相关的清单编制规范与计价相关的定额规定复习;

2.完成建筑市场吊顶材料等级与价格的调研;

3.参观实训场精装修部分吊顶的展示

课中:

1.分析建筑材料等级与价格的关系;

2.建筑材料质量与装修质量的关联;

3.造价与装修质量的融合;

4.匠心造价编制,打造温馨生活。

课后:

1.案例分析整理;

2.课后答疑解惑;

3.就业方向引导;

4.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翻转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教材、板书、PPT

技能训练

项目

课堂讨论:常见的天棚装修有哪些?

实践表现:案例中天棚的清单编制与计价

课前预习

其他材料面层课前预习